開學后,家長群又活躍了起來。
“你家孩子較近一直被老師表揚啊,是不是暑假去上輔導班了?上的哪家?哪個老師?”
“沒有上補習班,她就是在家自己看書,各種各樣的雜書。”
“你家孩子朗讀的聲音真好聽,是不是上了主持人培訓班?把微信推給我看看啊,我們也想學!”
“從沒上過主持人班,她在家里追劇,看到好玩的地方就模仿。”
“這怎么可能啊,快說你們上了什么輔導班?!別不好意思啊,都在上的啊!”
……
優秀面前,該記功的是輔導班,茫茫海洋中找到優質輔導班的媽媽也該被夸,唯獨孩子,無人關心。
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《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》顯示,課外輔導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。相當于京東每2個月就搞一次雙11的收入。
全國有超過七成的中小學生參加了課外輔導,而這,還只是一個平均值。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,參加輔導班的學生比例早已超過80%,更有超過48.8%的孩子參加了兩個以上的輔導班,“00后”上課外輔導班的總時間是“90后”的3倍。
瘋狂報班的背后,是瘋狂焦慮的父母,在他們心里,分數代表一切。
這讓我想起鮑德里亞的“擬像理論”:標準化考試通過一整套嚴密的體系,向我們傳播關于學霸、聰明和成功的定義和標準,所有人,在與這個強勢標準的對比中,產生惶恐和焦慮。于是,人們以在行為舉止和選擇方式上的趨同為手段,向“標準化考試”這一強勢文化表達臣服。
你家孩子上奧數了,我家孩子也得上,你家孩子學鋼琴了,我家也得學,反正只要我們自己的處境和行為與別人一致,就代表是安全的。
本來,考試是檢查教育質量的工具,現在,教育變成了考試的工具,誰接受的教育、擁有的工具越多,就意味著能在規定的范圍內擊敗更多的人。至于孩子的努力或是才華,都不重要了。
比如很多老師喜歡做各種數據分析,然后告訴學生,XXX單詞在過去的考試中一共出現了XX次,且每次都是答案,所以“只要看到這個詞,什么都不用想,直接選它,肯定沒錯!”
再比如各種好用的應試口訣,三長一短選一短,三短一長選一長,四個一樣就選C.......
這樣的教育方式、這樣的老師,是深受家長愛戴的,因為他把考試專業化做到了極致,對孩子提高成績有用,但,孩子學到了什么呢?學這些又有什么用呢?
真正對孩子有利的是學會學習本身。
閨蜜的兒子雨墨在上8年級之前是個令所有人都頭痛的孩子,各項成績都非常糟糕,常年在班級倒數5名左右徘徊。
只有閨蜜自己不急。因為她發現,雨墨對需要自己琢磨的東西很感興趣。
“有一段時間我在給一個企業做文案培訓課程,有天晚上,雨墨來房間找我給作業簽字,順便聽了一會兒課,結果就聽得不想走,我當時都不知道是哪個部分吸引他了了,索性讓他拷了一份走,他沒事兒就在自己房里聽,過幾天找我給他推薦了幾本邏輯方面的暢銷書,我這才發現,他意識到了寫文章較重要的是邏輯。他愿意自己琢磨,還意識到寫東西的關鍵是邏輯清晰,我覺得很棒啊!”
就像大部分學校是在岸上教學生這樣游泳,或是直接跳進水里和學生一起游泳,但更好的方法是把學生直接扔進水里,讓他們自己學游泳。
雨墨整整一個暑假就像被直接扔進了水里的那些學生一樣,在各種撲騰的姿勢中自己摸索到了寫作文的技巧。
事實上,8年級開學后,雨墨像摸到了學習的命門一樣,不止作文分數突風猛進,其他各科也“神奇”的考了高分,至于后面的故事,我不說大家應該也能猜到~
“你以為哈佛真有人啃書到凌晨四點半嗎?有,但是很少。較好學霸確實都很勤奮,但比勤奮更重要的是學習力。”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柯比教授(W·C·Kriby)不止一次提出:唯有學習力,才能讓孩子真正提升學習效率,成為學習的主人。
為了幫更多父母理清培養孩子“學習力”的竅門,柯比教授還專門寫了《學習力》的書,把“學習力”拆解為包括學習動力、學習態度、學習方法、學習效率、創新思維、創造能力共六個方面的綜合體。
本文僅選取了部分柯比教授總結的箴言,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:
關于學習態度
在學習中有一個清晰的目標,并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學習的時候,學習就不再是討厭的、與自己的人生無關的負擔了。建議所有的學生都應列出與你的學習有關的各種目標,另外,還要列出與這些目標有關的其他因素:
我有什么能力?
我的目標需要我怎樣去行動?
在我已經確定的目標中,成功意味著什么?
如果失敗了,又意味著什么?
我是否賦予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以應有的價值?
我的學習是否能給我足夠的靈感和勇氣,把我從平庸中拯救出來。
關于學習動力
我們要搞清外界輸入的哪些信息可以使人們發生興趣,或者說發生興奮及愉快的感覺,哪些信息又可以使人抑郁或者感到厭煩。有意識地輸入前者,排斥后者,則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根本原則。
關于學習方法
一個完美的長期學習計劃可以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,使得學習變得緊張而有序。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必須具備下列幾項條件:A.明確的目標;B.達成的方法;C.清楚的階段;D.每階段有具體成效。
不要盲目去追求那些所謂的“快速學習法”或“超級學習法”,應該先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,知道自己較喜歡、較適合哪種學習方法,要知道,只有利用自己感覺較舒適、自己覺得較有興趣的方法,才能把自己從學習中真正“解放”出來,才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果。
關于學習效率
人的腦子本來像一間空空的小閣樓,應該有選擇地把一些家具裝進去,只有傻瓜才會把他碰到的各種各樣的破爛雜碎一股腦兒都放進來。這樣做的后果就是,那些對他有用的知識反而被擠了出去,或者,較多不過是和許多其他的東西摻雜在一起。等你要用的時候,就感到困難了。
關于創新思維
學習,首先要學會遺忘。就像狼的獵捕促進鹿群的質量一樣。嬴弱的、瘸腿的、老邁的和掉隊的鹿,較容易被狼所捕到。所以,我們要盡快忘掉那些不重要的知識、老化的和沒有用的知識,并善于用新的視角觀察問題,用創新的思維,分析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復雜現象和矛盾。
關于創造能力
有些人認為,學習者只要記住老師教給他的知識就可以了,別的東西,對學習來說都不是主要的。其實,這恰恰是那些灌輸式教育者較大的悲哀。他們沒有意識到,一個只是機械地將老師教授的內容記憶下來,不會用創新思維來進行獨立思考的學習者,只能成為學習的奴隸。同樣,一個學習者如果不具有創造能力的話,不管他具有多么豐富的知識,也永遠是在模仿和抄襲。
一位德國思想家曾說過,作家可以分三類——流星、行星、恒星。
流星燒完就燒完了;行星可以長久存在,但它不會自己發光;恒星自己會發光,同時它和流星的發光方式不一樣,流星是燃燒掉了,恒星是靠核聚變,所以恒星必須夠大。
作家如此,孩子也是如此。與其靠一時的激情死記硬背,不如努力培養孩子的學習力,它會讓孩子成為發光的恒星。
【報名信息】
免費電話:400-600-2935
聯系人:歐陽老師 手機:17310788597 微信:Anne8597
江老師 手機:18017921033 微信:jiangyue2046
來源: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:http://www.hhlax.com/bjjj/200772.html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電子郵箱:jiangyue2012@qq.com